学术与展览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 学术与展览 >> 正文

南京大学鲁安东教授应邀做学术讲座

发布者:    发布日期:2024-12-05  浏览次数:

南京大学鲁安东教授应邀做学术讲座

11月5日晚,应美术学院邀请,南京大学鲁安东教授在学正楼105教室作了题为“趋·动——早期现代中国园林中的空间范式演变”的学术讲座。讲座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聆听,现场学术氛围极其热烈。


鲁安东,清华大学学士、剑桥大学硕士、博士。毕业后任教于剑桥大学建筑系,当选剑桥大学沃夫森学院院士、艾萨克·牛顿基金学者。现任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、教授,国际城市研究论坛理事,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设计分会常务理事。主持了英国国家艺术与人文研究基金重大项目、江苏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项目等。担任英国Design Research丛书主编、Architectural Design期刊客座主编、JAABE领域主编、《建筑学报》和《建筑师》编委、Bloomsbury建筑图书馆编委。曾任伦敦双年展中国馆总策展人、第九届深港城市/建筑双城双年展(深圳)总策展人。



讲座精心选取了三篇学术论文作为切入点——《解析避居山水:文徵明1533年<拙政园图册>空间研究》;《房间群与空中廊:近代园林的密度文化与空间发明》;《隐匿的转变:对20世纪留园变迁的空间分析》旨在深入剖析近现代园林空间范式的演变脉络。本次讲座鲁安东教授首先介绍了“园林空间”的发明与执念,尤其聚焦于苏州与扬州的园林,特别是16世纪拙政园和20世纪留园发生的变化。通过这两个极具代表性的园林案例,我们得以直观见证中国园林艺术从明代初期那自然和谐的生态园林,逐步向追求审美意境的美学园林过渡,随后又发展为空间利用更为紧凑高效、融入家居生活的紧凑园林,直至最终迈向现代化的历程。


在讲座即将结束之际,鲁教授与在座的师生们展开了广泛而深刻的互动对话,他不仅耐心解答了关于数字技术在园林中的应用等问题,还激发了大家对于园林艺术未来发展路径的无限遐想。在一片愉悦而轻松的氛围中,本次讲座圆满落下帷幕。